洞察| 创新帮助制造业企业跑赢数字化转型攻坚战

原创
CIOAge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企业当前普遍融资难、负担重、收益难的现实窘境也在倒逼更多的企业积极寻找解困之法,而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正在快速推动产业推陈出新。

【51CTO记者 李玲玲  北京报道】毋庸置疑,由云计算、大数据、IOT、人工智能等新热科技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掀起一股全球数字化浪潮。各行各业迫于新经济形势以数字化转型来应对这场关乎企业存亡的考验。其中,又以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尤为关键。

就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近期召开的“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也一再强调,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它的转型升级将是新一轮全球数字竞争的关键。

当世界都在感叹于GE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效亦或“双R”在飞机引擎制造产生的神奇景象时,作为全球经济中流砥柱的中国制造业同样也在积极摸索应对之策。比如政策层面,参照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世界先进范式,决策者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更符合国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顶层设计”;产业层面,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有的已经在推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策略,有的是局部尝试性去部署数字化。

诚然,我国制造业情况之复杂使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但是,换个角度,更多的产业人士认为,制造业企业当前普遍融资难、负担重、收益难的现实窘境也在倒逼更多的企业积极寻找解困之法,而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正在快速推动产业推陈出新,也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拓了更多新思路。

尽管在选择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传统企业与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则体现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但是我们惊喜地看到,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不仅自身发展越来越快,他们也逐渐在影响更多的传统企业走出谨慎、保守、踌躇的泥沼。

 

这些创新正在推动传统企业勇于向前

面对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势,不仅不同行业之间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节奏,同一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也体现出时机、节奏的不同,犹如一场全民赛跑,大家选择弯道超车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其中不乏市场、政策倾向等多种因素使然。

[[205617]]

说到数字化转型,无外乎体现的是产业与技术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多寡,这里技术越来越多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一批企业所展现出的新产业形态令人为之亮眼。

以车联网中的共享单车为例,摩拜单车刚推出时,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怎样开锁;二是如何利用GPS找到每一辆单车。从共享经济角度来看,摩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也有人将它归于制造企业,因为它产生了一个使用过程,即从单车怎么让人骑上,怎么开锁,怎么放置芯片,怎样从A地到B地。而这个使用过程能够顺利运转,基于微软智能Azure的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功不可没。

再比如,过去五到十年,很多制造业非常关注做自动化,但想要真正实现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过程,还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工厂智能化越高则意味着对各类机器人的使用变得越多,效率得到了提升,但这又意味着机器人不能坏掉,因为机器人坏掉可能会导致工厂停止运转。这使得更换或维修机器人问题成为一个工厂的营运问题。可怎样知道机器人何时需要维修?

振华重工,作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知名企业,在世界海洋领域占居重要地位。该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于上海本地和南通、江阴等地设有8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1万亩,总岸线10公里,特别是长江口的长兴基地有深水岸线5公里,承重码头3.7公里,是全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厂。据英国权威杂志《World Cargo News》(《世界货运新闻》)统计,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全球共有271台岸桥订单,其中222台订单来自振华重工,占比82%。这是振华重工在港口机械市场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振华重工的港机(岸桥)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也由70%以上正式跨入80%以上的时代,也侧面说明,当全球岸桥市场整体发展平稳时,振华重工却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可即便如此,振华重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其实,包括很多制造企业,过去的维修方式是定期的。比如工厂机器人每周都要维修一次,无论它需要不需要。而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兴起,渐渐的,无论是工厂机器人、飞机引擎零件、电梯零件等等,我们都可以在每一个元件上安装感应器,将它变得更智能,并用以持续收集数据来做分析。当数据累积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用来做预测。比如某个机器人测到它下周一会坏掉的机会,本来低于1%,现在高于15%就提前派人去维修,减少工厂停运的风险。通过这件事情,制造企业会得到更直接的好处:一是增加可靠度;二是降低成本。

再有无人超市的例子。以往超市收银结算,都是一个柜台一名收银员对商品扫码,计价,然后付款。现在北京某连锁超市部分店面已经实现通过图像识别方式自助结账,即将仓库若干种产品进行360度拍摄,一旦放在传感器上就能识别出这是苹果,所有苹果的相关信息,包括重量、单价、产地,进入这家超市几天,新鲜程度等信息一览无余,而传感器背后则是通过蓝牙和手机端的支付宝和微信绑定,完全无需人工结算。

在这个案例中,海外企业的做法截然不同。亚马逊的无人商店为此要全部重建,但国内超市实现这样的功能只是放一个设备进去,不需要改变超市流程,不需要改变上下游,不需要改变产品摆放方式,只是直接将产品放在出口处的自助设备,每一件商品的全部信息就自动显示给消费者,既大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也更快地让产品进出市场。其中最为关键的自助机设备同样也有微软的身影。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看到,因技术带来的改变,也因为技术带来的更多创新服务将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增添活力和竞争力。如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所言,“这永远是一种正面的影响,挑战即是机遇。”

 

创新面前,技术的就交给技术

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既包含了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也包含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

在这次由科技主导的新一轮变革中,各类创新最终都将归结于我们对技术的运用。因此,更多的技术厂商都在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而技术底蕴更为深厚的各大IT巨头们正在成为主导这场数字化浪潮的一股中坚力量。

谈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在研究并持续致力于将微软智能云带给更多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包嘉峰颇有感触。这位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全渠道事业部、商业客户事业部及云计算战略总经理从切身经历出发更为坚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将取决于企业能多快的把他的过程进行改造。要问如何改造?用技术改造就快,用人来改造就慢。而国内很多制造企业更多是依赖人力,不管想法、思路,都依赖人去做,过程就很慢。”

包嘉峰认为,行业和企业一样,有的行业有特别多的旧有资产,尤其是一些大的数据中心都是企业自己搭建的。这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就会很慢或者很难转型。因为一部分企业觉得会浪费投入,甚至很多企业已经不投了,他的很多IT建设会沿用旧有模式。所以,如果让企业重写一套新的程序,要怎么去写?这一点很重要。

他举例说,“我们建一栋楼,以前怎么做?第一目标这栋楼多高、放多少人、什么业务的,然后开始设计,设计以后再去进行建造。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在一座旧的楼里部署很多传感器,观察三个月,全部人的流量,哪些地方热,哪些人喜欢在哪个会议室开会,这个会议室在什么时间有多热,在建设新楼的时候,如果考虑到对这些区域的需求,很容易就知道怎样去做设计。这就是用技术替代人力。简言之,数字化转型走的快的公司,都是在依靠技术来解决问题。”

说到技术,很多制造企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很多旧有系统本身没有问题,但很多系统不连接,且不兼容,版本不一成了最大的问题。

鉴于此,技术厂商首先要考虑从技术层面确保企业的这类基础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以微软为例,一方面微软自今年7月开始从企业内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在对外技术与产品服务上,也在致力于帮助企业打通底层基础。

作为一家平台与工具厂商,微软能实现的是将所有企业IT基础系统打通,即让每一块传感器,每个上下游功能都用一样的操作系统,Windows10免费目的就是让从最小的物联网传感器到最大的触屏设备都用Windows 10系统;第二,将微软智能云Azure作为一个云平台提供支持。以前服务器的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就是Windows Server,Linux就是Linux,但在Azure平台却能打通,好比现在跑在Azure上的虚机超过50%都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这意味着,为企业所担忧的兼容性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不同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设备,微软智能云都可以将其连接到一起。

“事实上,多半的制造企业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们看到市场上的机会才愿意投资。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先把生态做起来,把技术的基础打通。”康容说。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数字化路径

我们敬佩某糖果厂商为了控制其生产中0.03的准确率而将一套一百年的装配线全部换掉的果敢,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摄像头功能的物联网传感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这家企业,糖果下线的温度需要去监控,温度差0.1,它所生产的糖果就过不了质控,而提升准确率之后,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一亿的成本。

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并非所有企业都敢于像这家糖果商一样勇于尝试。比如上云这一件事,不止制造业,其他行业企业对待上云的态度同样极为谨慎。

对此,包嘉峰建议,企业可以考虑先从某个业务模块或某一个部门入手,“很多企业表示不能立刻上云,是因为以前很多数据或者应用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替代,所以不敢上云,不敢转型。我的建议是,在企业内肯定有一两个部门没有那么敏感的数据,企业可以先将这两个部门上云,或者某一业务模块,或者有新的产品,把新的产品线上云。比如展示,企业有无数数据,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展示它,怎么分析它。我们用Power BI,数据库处理不难,上云很容易。对于企业担心的保密问题,可以将保密的东西拿掉。比如保险,可以将名字、身份证号码等隐私信息隐藏掉,只说年龄、收入这些扔到云上分析,最后放回到本地的时候再连回到每个个人,把数据分离出来做分析。云是需要逐步适应的,过六个月、一年再看,发现这个东西确实对企业很有帮助,然后我们再看下一步的业务合作。”

除了云计算,更多的新技术为不同企业带来各种短期或中长期的改变。这时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对此,康容给出了更明晰的转型路径。他表示,微软在帮助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半是从企业自身内部工厂营运开始的,这是企业立刻能看到好处的,对他们是很实际的转变。但数字化转型其实有四个阶段:

一是予力赋能员工。比如工厂是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有一个平板,可以及时看到数据分析。以前这个过程可能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总部看到,然后跟工厂总经理谈,现在相关决策者可以直接看到,然后立刻做出决策调整。这是提升生产力;

二是优化业务运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预测和维修,这是制造业的确在做的事情,企业可以立刻看到好处;

三是加强企业与其客户互动和了解的密切度。这件事情对制造业来说比较困难一些,可是也的确开始在考虑;

一个例子是,一家制造业做球鞋、跑鞋的企业,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制鞋,鞋子出了工厂,上卡车,任务就已经完成。他不知道有没有人买,也不知道使用者喜不喜欢。假如现在每一双鞋里都装有感应器,利用小小的芯片来收集使用者的跑步方式、跑步次数,距离多远。当数据收集足够多时,就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服务。比如跑鞋何时更换就涉及预测性维护。如果可以真正预测,为保护使用者的健康,企业会提早告诉鞋子的使用程度,并及时送一双新鞋子到家。但这就需要第四阶段,最高层的数字化转型;

四是转型业务模式。这也是数字化转型最难做的阶段,“因为要考虑商业模式的改变。”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或大或小的数字化方式和策略,对企业而言都将产生较之以往不同的改变。当企业决定迎接这种改变时,选择更契合的技术伙伴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完)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wangxuze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23-02-13 15:59:42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2021-05-21 18:43:28

AI

2021-10-06 14:42:43

数字化转型IT技术

2022-04-13 10:19:12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2022-05-18 23:36:13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数字经济

2021-10-15 10:19:54

物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0-05-22 22:44:11

数字化转型物联网IoT

2022-03-23 12:01:43

人工智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1-10-30 11:37:23

计算

2018-04-28 16:11:38

CIO

2020-11-05 15:07:0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2-01-12 10:12:18

ARVR数字化转型

2021-06-04 14:56:2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IIoT

2017-09-30 14:20:09

阿里云

2022-08-23 13:36:06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物联网

2023-07-12 08:00:40

2022-11-10 19:53:07

IBM

2023-04-25 20:19:17

数字化转型

2022-02-24 11:11:06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技术

2024-02-27 11:30:17

物联网人工智能

51CTO技术栈公众号